韩语发音学习之如何区分紧音和松音
好多人都说韩语的发音很难,因为韩语中有很多发音在中文里没有。所以,大家学习韩语的时候常常找不到发音位置,或者陷入一些发音的误区。一旦形成了发音习惯就很难改正,许多人即使韩语到了高级,发音还是不正确。所以在发音习惯形成之前就要改正错误的发音。

在韩语发音中,大家最苦闷的,最常错的就是紧音、松音的错乱和韩语收音的发音问题了。那么我们该如何改善这些错误的发音呢。
首先我们来看看紧音和松音的问题。
紧音,既“ㄲ,ㄸ,ㅃ,ㅆ,ㅉ” 这五个辅音。和这五个紧音对应的松音是 “ㄱ,ㄷ,ㅂ,ㅅ,ㅈ” ,因为我们汉语普通话的辅音以清音为主,浊音很少,更没有紧音,所以大家就会出现几个发音的误区。
1. 发紧音的时候常常会发成松音。比如“따라(跟随)—달라(不同)、빵(面包)— 방(房间)”。
2. 紧音和松音的错乱发音这个问题在韩语进阶阶段很多同学就认识到了,为了区分紧音和松音又出现了一个新的问题。错误地认为发紧音就是声音响一点、重一点。很多人以为发紧音就是比发松音时声音来得大一点、重一点就可以了,这是一个常见的误解。
3. 根据紧音、松音所在音节位置的不同,发音的错误也会有所不同。比如紧音在音节首位的时候,同学们的发音比较准,如“까치(喜鹊)、 꼬리(尾巴)”。紧音在音节中间、末尾或者连续出现的时候,就会常常出现问题,如“아빠(爸爸)、이쑤시개(牙签)、 뻐꾸기(布谷鸟)”。而松音的错误就相反了。松音在音节首位的时候,同学们就常常发错,比如“기억(记忆)、바쁘다(忙)”。松音在音节中间、末尾的时候,就比较不容易出现问题,如“신발(鞋子)、 선글라스(太阳镜)”。
那么要区分好紧音和松音要注意些什么呢?
1. 紧音的正确发音。
发紧音的关键在于“紧张”而不是“响或重”,即关键是你的声门有没有一个紧张的过程。所以,发紧音时,声门要先有一个紧张的过程(即闭合的过程),然后再松开,让气流通过。一般的感觉就是喉头一紧再一松。发声的时候感觉脖子上的肌肉都紧在一起的感觉。
2.松音在不同位置的正确发音。松音在音节首位的时候喉咙要尽量保持放松,但是这里的放松和送气音"ㅋ,ㅌ,ㅍ,ㅊ"还是不一样的。很多同学在音节首位经常会把“ㄱ,ㄷ,ㅂ,ㅈ” 和 "ㅋ,ㅌ,ㅍ,ㅊ"弄混。“ㄱ,ㄷ,ㅂ,ㅈ” 在音节首位的发声并没有完全的放出气,只是把喉咙放松而已。而送气音 “ㅋ,ㅌ,ㅍ,ㅊ” 发声的时候就如同它们的名字一样,是送着气流出去的发音。虽然听起来感觉差不多,但是两个发音其实差了十万八千里。松音,紧音,送气音的力度顺序是 ㄱ<ㄲ<ㅋ。它们音标的差异:松音(기[ki])、紧音(끼[k'i])、送气音(키[kʰi])。
松音在音节中间或者末尾的时候受到前面收音的影响会紧音化。比如"신발(鞋子)中 ‘발’受到了前一个音节的收音"ㄴ"的影响,原来的读音是松音的 ‘발[pal] ’ 变成了紧音‘발[빨:p'al] ’。所以即使不知道其实松音在音节中已经发生变化的同学们当松音在音节中间位置的时候发音一般不容易出错。